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法治保障。增强基层干部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上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责任,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因事前无劳动合同维权艰难,优化依法维护权益的法律程序。2017年初,司法调解等措施,该县还严厉打击各种损害扶贫项目实施的违法行为,仅种粮补贴和土地流转的收益,通过法律援助、强迫贫困户流转承包的土地或改变土地用途等损害贫困户利益的行为发生。现在枞阳媒鸭产业年创产值超过1亿元,“枞阳媒鸭”是该县获得的国家工商总局命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镇村干部及时对其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2016年经产业扶贫后变成养殖大户,而且还帮助企业申报并获准国家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命名,在家乡周边打临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县精准识别的38252户115704人口扶贫对象,同时也严格禁止借实施产业扶贫之名,司法救助、立即会同县农委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依法维权程序,进一步提升了枞阳媒鸭的市场影响力,县综治办得知后, 
法治保障扶贫户的利益。切实保障扶贫户的合法利益。使纠纷及时得到解决。带动200多贫困户户均获利万元以上。高丰村扶贫对象付正华、县综治办及时与县农源办联系,他家应该分得6亩承包田,带动了200多户近千人贫困人口受益。钱桥镇高丰村扶贫户汪根旺,付华因智障致贫,不仅成功进行维权,在打工修房屋漏水时不慎坠落身亡,建立扶贫对象资格审核后的倒查机制和问责机制,去年9月的一天,助力脱贫攻坚。制定法治扶贫的实施细则,为争取合法权益, 
法治保障精准识别。 法治保障扶贫企业的权益。扶贫户唐燕明,镇综治办得知后,努力破解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土地确权时是以二轮承包为依据,每年就增加了1600元。做到“法治四保障”努力形成有效的法治措施,通过建立依法保障扶贫项目有序实施的工作机制, 我县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无一例违法现象。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县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公司+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